《孟子三章》《愚公移山》《诗词五首》《周亚夫军细柳营》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23-12-11 手机版 | ||||
23《〈孟子〉三章》教案 学习目标: 1.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并准确翻译课文(重点)。 2.把握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结构及论证方法等,体会孟子排比说理的特点(难点)。 3.体会孟子的观点,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益(难点)。 教学方法:1.朗读法:2、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得人心者得天下。”这是“亚圣”孟子在《孟子·离娄上》中提出的观点。我们本学期学的第一课《消息二则》中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西路军胜利的原因之一就是“得人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孟子〉三章》,了解孟子说理的特点。 二、文学常识 1.《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共七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我国古代极具特色的散文专著,对后世散文影响很大。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2.走近孟子 孟子,名轲,字字舆,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后世称为“亚圣”,与 孔子并称“孔孟”。 3.写作背景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面对这样的一个社会,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重视人民的作用:强烈反对不义战争,宣扬“仁政”“王道”,并将这一希望寄托在统治阶级发“仁心”上。 三、文体知识 1.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论点:作者表明的主张或观点(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3.论据: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 事实论据:某种正确的言论、名言警句、公理等。 理论论据:有代表性的事例、史实。(包括历史事件、故事、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社会中存在的现象)。 4.论证方法:阐述自己的观点之后,加以证明,使自己观点有一个证实的方法。 比喻论证:用比喻的修辞进行论证。 举例论证:用具体事例加以论证。 对比论证:用对比的手法进行论证。 道理论证:引用名言或警句加以论证。 四、课前预学 1.圈出课文的通假字 2.加点字注音 亲戚畔( )之 丈夫之冠( ) 往之女( )家 畎( )亩之中 胶鬲( ) 曾( )益其所不能 衡( )于虑 入则无法家拂( )士 五、诵读课文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六、疏通《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文意 七、文言积累 1.古今异义 文言词汇 古义 今义 三里之城 七里之郭 然而不胜者 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 委而去之 委而去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一词多义 ①利:A.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 B.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锋利) ②城:A.三里之城(内城) B.城非不高也(城墙) 3.词类活用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名词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形容词作动词,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作动词,威慑) 八、研读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为了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孟子孟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举例论证。环而攻之不胜——天时不如地利;委而去之——地利不如人和。 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句式上有何特点?有什么作用? 明确:排比;双重否定句式;排比句式,增强语言气势,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4.中心论点既然已经得到论证,为什么还要继续写“故曰:域民不以……战必胜矣”? 明确:将论点的范围从战争推及到治国,体现了孟子的政治主张:“得道”是实现“人和”的重要途径。 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作者连用三句否定句式是想强调什么?三个句子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 明确:排比增强文章的气势,更具说服力和感召力。从域民、固国、威天下等方面强调“人和”的重要性。域民、固国、威天下是按治国的逻辑顺序,即递进关系环环相扣的。 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得道者”与“失道者”的后果正反对比论证,点明文章主旨。 7.这篇短论在论证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语言简练,善用排比;骈散结合,节奏感强。 九、拓展延伸 联系古今,谈一谈你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看法。 明确:“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一中国儒家的思想对维护和平、避免战争有一定借鉴意义。 板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论据 进攻——天时不如地利 战争需要人和 防御——地利不如人和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施行仁政 类推: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治国也需要人和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结论 得道者多助——天下顺之 失道者寡助——天下畔之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并准确翻译课文(重点)。 2.把握文章的驳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了解驳论的结构方式(难点)。 3.体会孟子的观点,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益(难点)。 教学方法:1.朗读法:2、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作品简介 《富贵不能淫》选自《孟子·滕文公下》,是一篇论证严密的驳论文。 二、疏通《富贵不能淫》文意 三、文言积累 1.古今异义 文言词汇 古义 今义 岂不诚大丈夫哉 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 父命之 与民由之 富贵不能淫 2.一词多义 ①得:A.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能够) B.得志,与民由之(实现) ②戒:A.戒之曰(告诫) B.必敬必戒(谨慎) ③之:A.丈夫之冠也(取消句子独立性) B.往送之门(动词,到) C.妾妇之道(助词,的) D.与民由之(代词,指正道) 3.词类活用 丈夫之冠也 (名词作动词,行冠礼) 富贵不能淫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迷惑) 贫贱不能移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动摇) 威武不能屈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服) 四、研读课文 1.景春认为怎样的人才是大丈夫吗? 明确:景春是从权势、地位的角度来衡量的。公孙衍、张仪身居高位,大权在握,可以左右诸侯,可谓威风十足,这样的人称得上“大丈夫”。摆出批驳的“靶子”景春的观点。 2.孟子连用两个问句表明他怎么样的情感态度? 明确:不仅仅是对景春的观点的否定,也包含了对公孙衍、张仪之流的不屑和鄙视。“子未学礼乎”,点明景春的错误在于考虑问题不合乎礼仪之道。 像这样一味顺从、不知进言劝谏的做法,就是“妾妇之道”,在这里,孟子是把公孙衍、张仪看作此类人,包含着辛辣的讽刺。 3.孟子认为公孙衍和张仪是大丈夫吗?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明确:孟子认为他们以自己的喜怒哀乐行事,迎合诸侯的喜好,没有判断正义、是非的标准,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算不上大丈夫。 在孟子看来,大丈夫要坚持仁礼义,坚守自己的道义准则;不能为富贵、贫贱、威武所迷乱、动摇、屈服。 4.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明确:“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5.在今天看来,关于“大丈夫”的论述是否正确? 明确:在孟子看来,在无原则顺从这点上,公孙衍和张仪这些纵横家和出嫁的女子没有区别。这段话是几千年前建立在当时的男尊女卑的社会背景下的,有点道理。在今天,男女的地位和权力是平等的,不能简单地说女子就要顺从丈夫。 6.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文中哪句话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 明确: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7.每个人心目中都有“大丈夫”的标准,请你举例说明。 明确:富贵不能淫——关羽、邓稼先、方志敏……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 威武不能屈——文天祥、闻一多、刘胡兰…… 8.“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阐述“大丈夫”应有的做法,要合乎礼仪之道,要堂堂正正地立于天地之间,与“妾妇之道”形成鲜明对比。交代大丈夫应有的处世态度,从“得志”和“不得志”两方面说明。提出大丈夫应有的操守,不管面对怎样的处境,都要坚守自我。三个不能,语气坚决,富有气势。 五、拓展延伸 说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明确: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我们不要乱其心;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板书设计 富贵不能淫 景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树靶子) 以妾妇之道讽刺公孙衍、张仪不是大丈夫 (类比) 孟子 坚持仁、礼、义 大丈夫 坚守的道义准则 (立标准)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准确而流畅地朗读课文。 2.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并准确翻译课文(重点)。 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体会层层推理的论证方法(难点)。 教学方法:1.朗读法:2、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疏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意 二、文言积累 1.古今异义 文言词汇 古义 今义 舜发于畎亩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征于色 而后喻 2.一词多义 ①发:A.舜发于畎亩之中(兴起,指被任用) B.发于声(显露、流露) ②士:A.管夷吾举于士(狱官) B.入则无法家拂士(贤士) ③拂:A.行拂乱其所为(fú,违背) B.入则无法家拂士(bì,同“弼”,辅佐) ④于:A.舜发于畎亩之中 (介词,从)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介词,给) C.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介词,在) ⑤而:A.环而攻之而不胜(连词,表转折) B.委而去之(连词,表顺承) C.环而攻之而不胜(连词,表修饰) D.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连词,表并列) 3.词类活用 必先苦其心志(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 劳其筋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饿其体肤(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饥饿) 空乏其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财资缺乏) 行拂乱其所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 动心忍性(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震撼)(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忍) 人恒过(名词作动词,犯错误)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动词作状语,在国内;在国外) 三、研读课文 1.第1段运用排比句列举六位圣贤事例,其共同点是什么?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明确:身份卑微,历经磨炼,终成大业。同类并举,论据充分,增强文章气势。 2.孟子认为人才是在怎样的环境中造就的?从哪里看出来? 明确:困境造就人才(道理论证)。 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看出来。运用排比,正面论述担当重任必先经历一番磨炼(由古贤推论到个人)。 3.第2段孟子说的“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从哪个角度论述一个人成才的? 明确:从个人发展的角度论述,身处逆境须努力奋发。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几句话是从哪个角度论述的? 明确:从国家的角度反面论述,国无忧患必灭亡,即安乐毁灭国家(由个人推论到治国)。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孟子是分别从哪两个角度论述了什么道理? 明确: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个人(正面);死于安乐——国家(反面)。 五、拓展延伸 下面是小文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看法。请你与小文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 明确:不论是顺境或逆境,关键在于我们的主观努力。我们要时刻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在逆境中,我们可把它当作磨炼意志的好时机,要有强烈的进取心;在顺境中,我们也要居安思危,要有忧患意识。 板书设计 困境造 举例论证 正面 生于忧患 就人才 道理论证 (个人) 对比论证 治理国家居安思危 安乐毁 国家无忧患易灭亡 反面 死于安乐 灭国家 归纳推理论证 (国家)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使动用法、“之”的用法等文言知识(重点)。 2.归纳孟子排比说理的特点,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难点)。 教学方法:1.总结归纳法:2、对比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解释词义 1.常见考查方式: ①解释句中加点词(或选择正确的义项) ②选择加点词语解释正确(或有误)的一项 2.几种解题办法: ①语境分析法(利用上下文推断) ②迁移联想法 ③成语对应法(根据成语意思推断) ④带入检验法(将选项义项代入上下文看句意是否通顺) 二、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一些动词有使动用法。请参照示例,从文中再找出三个动词并解释。 知识卡片 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 示例:威武不能屈 使……屈服 富贵不能淫 ( ) 贫贱不能移( ) 动心忍性( ) 三、辨析“之”用法 小贴士 ①用于动词后,充当代词,代指前文所指的事物; ②用于名词前,相当于结构助词“的”; ③用在主谓之间,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④动词,到; 辨析下列“之”字的用法。 三里之城 七里之郭 ( ) 环而攻之 委而去之( ) 寡助之至 多助之至( ) 以天下之所顺( ) 丈夫之冠也( ) 往之女家( ) 妾妇之道( ) 与民由之( ) 此之谓大丈夫( ) 四、比较阅读 结合注释,读懂课文。根据提示,填写下表。 比较阅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富贵不能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指出文中谈 论的话题 造就人才、治理国家 理出文中谈 论的人物 公孙衍、张仪、妾妇 概括文中人 物的共性 得道者、君子都推行仁政的思想 分析列举人 物的用意 这些事实说明忧患磨难可以使人奋发有为,逆境出人才,以此类比治国之道,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事的因素相仿 五、体会说理的特点 《孟子》文章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从中举两个例子做具体分析。 明确:“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三句,采用排比句,气势磅礴、义正词严地指出了大丈夫精神的实质,三个“天下之”的反复,也将大丈夫精神的崇高性推到极致。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用排比句连举六例,形成一种无可辩驳的气势,增强了说服力。 比较阅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富贵不能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归纳孟子说理的特点 手法多样,善用排比、对比、类比、比喻(至少三种)等方法说理,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论证严密。 六、理解“仁政” 请从中选择两句进行翻译,并结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谈谈你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①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译文:国土不必再扩大了,百姓不必再增加了,只要施行仁政,统一天下,没有谁能够阻挡的了。 ②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译文:所以只有具有仁爱之心的人适合处在帝王地位;不仁爱的人处在帝王地位,这将会把他的丑恶传播给大家了。 ③今也欲无敌于天下而不以仁,是犹执热而不以濯zhuó也。 译文:现在(有些人)既想做到天下无敌,可自己又不肯实行仁政,这好比(犹,如同,好像)是害怕炎热却又不肯去洗澡一样。 ④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译文:(君子)亲爱他的父母,推己及人,就仁爱天下的百姓;仁爱天下的百姓,又推己及物,就爱惜天下万物。 ⑤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译文:不行仁政而取得一个诸侯国的,或许有;不行仁政而取得天下的,从未有过。 我的理解:①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孟子提出“天时”、“地利”、“人和”三种情况,且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要做到“人和”,就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使百姓安居乐业,才能得民心者得天下; ②暴政不仅不能长久使国家兴盛,甚至会因为苛待百姓而亡国,更不可能得到天下,所以仁政才是一统天下的关键。 板书设计 排比:气势磅礴,论证严密。 教学反思: --------------- 24《愚公移山》教案 学习目标: 1.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准确翻译课文,概述故事情节(重点)。 2.学习正侧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比衬托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理解愚公形象(重难点)。 3.反复诵读,理解本文的寓意,培养踏实肯干,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难点)。 教学方法:1.朗读法:2、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在学习中遇到极大的困难的时候,你会怎样做呢?是知难而退,是犹豫不决,还是迎难而上?我国古代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带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二、作者作品 列子,名御寇,战国前期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清静无为。 《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本文是一篇带有神话色彩的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 三、文学体裁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的文学体裁,常带有讽喻或劝诫的性质。其 特点为:①篇幅短小,语言凝练,结构简单;②有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意义;③故事情节具有虚构性;④常用拟人、比喻、夸张、象征等手法。 四、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在文中画出朗读停顿。 五、疏通文意 六、文言积累 1.古今异义 文言词汇 古义 今义 达于汉阴 指通豫南 曾不若孀妻弱子 投诸渤海之尾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北山愚公长息曰 虽我之死 何苦而不平 惧其不已也 2.词类活用 面山而居 (名词作动词,面向) 吾与汝毕力平险 (形容词作动词,尽、全) 吾与汝毕力平险 (形容词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名词作状语,用箕畚装土石) 3.一词多义 ①且:A.年且九十(将近) B.且焉置土石(况且) C.不义而富且贵(又) ②许:A.杂然相许(赞同) B.一百许里(表示约数,左右) ③曾:A.曾不若孀妻弱子(连……都……) B.曾益其所不能(同“增”,增加) ④苦:A.何苦而不平(担心) B.必先苦其心志(使……痛苦) ⑤亡:A.河曲智叟亡以应(没有) B.国恒亡(消亡,消灭) ⑥止:A.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阻止) B.止露尻尾(同“只”) ⑦诚:A.帝感其诚(诚心) B.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真正,确实) ⑧方:A.方七百里(方圆) B.方欲行(正) ⑨焉:A.且焉置土石(往哪里) B.始一反焉(语气词) ⑩以:A.以君之力(介词,凭借) B.河曲智叟亡以应(连词,来) 9322;于:A.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介词,到) B.告之于帝(介词,向) 9323;其:A.其妻献疑曰(代词,他的) B.其如土石何(加强反问语气) C.惧其不已也(代词,他) 9324;而:A.面山而居(连词,表修饰,地) B.聚室而谋曰(连词,表顺承,来) C.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连词,表并列,并) D.而山不加增(连词,表转折,可是) 9325;之:A.以君之力(助词,的) B.跳往助之(代词,指愚公) C.甚矣,汝之不惠(助词,取独) D.虽我之死(助词,取独) E.告之于帝(代词,指这件事) 9326;反:A.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窥谷忘反 (“反”同“返”,返回) 4.通假字 始一反焉 ( “反”同“返”,往返) 甚矣,汝之不惠 ( “惠”同“慧”,聪明 ) 无陇断焉 ( “陇”同“垄”,高地 ) 板书设计 “反”同“返”,往返 “惠”同“慧”,聪明 “陇”同“垄”,高地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正侧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比衬托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理解愚公形象(重难点)。 2.反复诵读,理解本文的寓意,培养踏实肯干,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难点)。 教学方法:1.朗读法:2、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内容梳理 1.诵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表。 移山原因 移山目标 移山的困难 众人的态度 ① 山势高大 ③ 人力单薄 ④ ⑤ 愚公“移” 家人“许” 妻子“ ” 遗男“ ” 智叟“止” 山神“ ” 天帝“ ” 2.诵读课文,你最欣赏文中的哪一个人物?联系课文内容,谈谈你的初步印象。 明确:我最欣赏愚公,尽管年近九十,但他无所畏惧,不屈服、知难而进、意志坚定。 我最欣赏遗男,尽管始龀,但他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二、印象愚公 1.妻子眼中的愚公。 面对愚公要移山的举动,妻子说:“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妻子眼中的愚公是一个 的人。 2.智叟眼中的愚公。 面对愚公要移山的举动,智叟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智叟眼中的愚公是一个 的人。 3.愚公的妻子和智叟都对愚公移山提出了异议,但他们的态度实际上是不同的。请从 以下几个角度比较分析。 角度 愚公之妻 智叟 比较结果 称呼 君 句式 “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这是 句 “甚矣,汝之不惠!” 这是 句 “其如土石何?” 这是 句 说话时的状态 “献疑” “笑而止之” 三、理解讽喻特点 1.“愚公”与“智叟”,一愚一智,孰愚孰智? 品读第3段,请同学们找找他们各自的论点和论据,分析观点特征,填写下表。 人物 论点 论据 特征 智叟 愚公 明确:智叟实愚,愚公实智,在对比中更突出了愚公的形象。胸怀大志、不畏困难、坚持不懈。这样颠倒命名,不仅加重了对比色彩,又增强了讽刺效果,而“公”是敬称,“叟”是不敬的称呼,这一称呼安排也反映了作者的感情倾向。 2.“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惧”一“感”,有何意味? 明确:操蛇之神对愚公行为的害怕,侧面反衬愚公移山的坚定执着,“帝感其诚”则代表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自然能为人类让步。 四、品愚公精神 1.举例说说课文是怎样表现愚公的精神和品质的? 明确:①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表现愚公远大抱负。 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表现愚公坚毅不懈的精神。 ③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表现他目光长远。 正面描写(语言、行动):愚公确知“平险”之利,坚毅不懈的精神。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鲜明对比(智叟实愚,愚公实智):愚公深明可以“平险”之理,不怕困难、勤劳勇敢、埋头苦干的实干精神。 ①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表现山高路远,突出愚公移山困难。 ②杂然相许。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表现愚公移山得到家人、邻人的支持。 ③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突出愚公精神的感动。 侧面烘托(山高路远,神惧帝感):愚公万难不屈的精神。 2.什么是愚公精神?如今需不需要这种精神? 明确: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勤劳勇敢,埋头苦干的实干精神。 今天我们仍需要这种精神,在学习、工作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需要我们继续发扬愚公精神,不断克服困难,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 五、体会寓意 1.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明确: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在生产极不发达的条件下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美好愿望。 2.想一想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明确:只要认识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怕艰难困苦,勇敢坚持斗争,就能改造客观世界。 3.翻译句子,体会智叟和愚公两人对话背后的心理。 ⑴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明确:愚公大概是老糊涂了,竟然想凭着这把年纪和这点力气把山移走,这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办到的。聪明如我,怎么可能去做这样的蠢事? ⑵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明确:我虽然年迈,但我还有众多的子孙,他们还会有他们的子孙,这样一代一代坚持挖下去,总有可以挖平的一天!智叟竟连这个道理都不明白,真是枉称一个‘智’字! 六、课后拓展 1.读完《愚公移山》这则寓言,你认为愚公是个怎么样的人?你怎么看故事中他移山的 事迹? 明确:我眼中的愚公是一个不肯轻易屈服的人,是一个遇到困难会想办法的人。虽然大山屹立眼前,似乎不可动摇,但是他仍然要实现自己的目标,令人钦佩。 2.将《愚公移山》和《老人与海》进行对比,发现两者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在书中出现的人物、作品的主题、情节的设置等;但也有一些不同,如作品的结局、故事发生的环境等。你有什么发现? 相似之处:①都以一个执着的老人为主人公,都有一个孩子愿意帮助老人; ②二人面对大自然时都感到无助,都想凭着自己的努力去挑战自然。 不同之处:①《愚公移山》人们面对的困难是大山;《老人与海》人面对的是大海。 ②《愚公移山》人靠着神的力量,完成了挑战,以喜剧结尾;《老人与海》人靠着自己的力量,拖回了鱼骨,充满悲壮色彩。 板书设计 智叟:知难而退、安于现状、目光短浅、自以为是 愚公移山 对比 愚公:知难而进、志向远大、目光长远、目标明确、坚持不懈、不屈服 智叟不智、愚公不愚 颠倒命名加重了对比色彩,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突出愚公的形象。 教学反思: ----------------- 25《周亚夫军细柳营》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司马迁和《史记》的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梳理文章内容(重点)。 2.学习正侧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比衬托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理解周亚夫形象(重难点)。 3.学习周亚夫恪尽职守的精神品质。 教学方法:1.朗读法:2、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卫青、霍去病,这些都是古代赫赫有名的将军。你知道下面这首诗讲的是历史上的哪位将军吗? 咏史诗·细柳营 [唐]胡曾 文帝銮luán舆yú劳北征,条侯此地整严兵。 辕yuán门不峻将军令,今日争知细柳营。 二、作者简介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圣”(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三、了解《史记》 《史记》由西汉(朝代)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而成,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全书130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此书与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都是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两书作者并称为“史学两司马”。 四、文体知识 纪传体:以为人物立传记的形式记叙历史,如《史记》。 编年体:按年、月、日的时间顺序记载史事,如《左传》《资治通鉴》。 国别体:以国(诸侯国)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如《国语》《战国策》。 五、人物简介 周亚夫,西汉名将,丞相太尉周勃次子。汉文帝时,任河内郡守,封条侯。文帝后元六年 任将军,驻军细柳营,防备匈奴侵扰,治军严谨,迁中尉。文帝临死时嘱咐太子,如即有缓急,周亚夫可任将兵。景帝即位,为车骑将军。景帝前元三年以太尉身份率军平定吴楚七国之乱。 六、写作背景 汉文帝后六年(公元前158年),匈奴入侵,烧杀劫掠,形势严峻。为了加强防卫,汉文帝委 派刘礼、徐厉、周亚夫三位将军分别驻扎在霸上、棘门、细柳。这三处地方离国都长安较近,汉文帝就到这三处慰劳军队。本文记叙汉文帝慰劳周亚夫的细柳营。 七、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在文中画出朗读停顿。 八、疏通文意 九、文化常识:“拜”和“揖”的区别 “拜”和“揖”是用于不同的场合,“拜”比“揖”的礼节更重。“拜礼”多用于下级 对上级,如臣子拜见君王;“揖礼”用于平辈之间,向人表示问候、致谢、邀请或讨教等意思,有时也用在与陌生人打交道时。 十、文言积累 1.通假字 军士吏被甲 ( 同“披”,穿着) 改容式车 ( 同“轼”,指扶轼) 可得而犯邪 ( 同“耶”,反问语气词“吗” ) 2.词类活用 军霸上 ( 名词作动词,驻军 ) 介胄之士不拜 ( 名词作动词,披甲戴盔 )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 名词作动词,告诉 ) 锐兵刃 (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锋利 ) 3.古今异义 文言词汇 古义 今义 军中闻将军令 将军约 将军亚夫持兵揖 使人称谢 其将固可袭而虏 4.一词多义 ①使:A.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名词,使者) B.使人称谢(动词,派遣) ②军:A.军细柳(动词,驻军) B.上自劳军(名词,军队) C.至霸上及棘门军(名词,军营) ③诏:A.不闻天子之诏(名词,皇帝发布的命令) B.使使持节诏将军(动词,告诉) ④劳:A.上自劳军(慰劳) B.劳其筋骨(使……劳累) ⑤居:A.居无何(经过) B.居天下之广居(居住) C.居天下之广居(住宅) ⑥为:A.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动词,作为,担任) B.天子为动(介词,被) ⑦之:A.已而之细柳军(动词,到,往) B.不闻天子之诏(助词,的) C.称善者久之(助词,舒缓语气) ⑧乃:A.亚夫乃传言开壁门(才) B.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九) ⑨以:A.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介词,把) B.以备胡(连词,来) C.将以下骑送迎(用在数量、方位前表界限) D.请以军礼见(介词,用,按照) ⑩且:A.年且九十(将近) B.且焉置土石(况且) C.天子且至(将要) D.不义而富且贵(又) 板书设计 “被”同“披”,穿着 “式”同“轼”,指扶轼 “邪”同“耶”,反问语气词“吗”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正侧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比衬托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理解周亚夫形象(重难点)。 2.学习周亚夫恪尽职守的精神品质。 教学方法:1.朗读法:2、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评析“真将军” 1.汉文帝为什么称周亚夫为“真将军”? ①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细柳军军纪严明,令行禁止。 ②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周亚夫刚正不阿,恪尽职守。 正面描写(动作、语言):突出周亚夫治军严明,刚正不阿,恪尽职守。 ①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军容严整,戒备森严,训练有素,军纪严明。 ②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天子乃按辔徐行。 ——细柳军军纪严明,令行禁止。 ③既出军门,群臣皆惊。称善者久之。 ——周亚夫治军严明,汉文帝贤明、识大体。 侧面描写(动作、语言):烘托周亚夫治军严明,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2.汉文帝到三处军营慰问军士时所受的待遇比较。 霸上、棘门军营 细柳军营 对比的结果 直驰入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天子乃按辔徐行 细柳营没有将军命令任何人不得入内,不准跑马。与霸上、棘门军营车马可以直接驰入形成对比,突出细柳营军纪严明,周亚夫治军有方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此真将军矣!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3.加点词“邪”蕴含了汉文帝怎样的情感?请朗读下面的语句,联系课文内容做简要分析。 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明确:“邪”表示反问语气,强调周亚夫治军严明、不可侵犯,表达了汉文帝对周亚夫的敬佩与赞扬之情。 4.下页是两名同学对“既出军门,群臣皆惊”的原因的讨论。请你结合课文内容,补全对话内容。 小文:我认为群臣跟随汉文帝到细柳营劳军时,对没有周亚夫的命令不能进入军营的严明军纪和周亚夫只行军礼的行为感到惊讶。 小语:群臣还对 感到惊讶。二、感受《史记》魅力 阅读下面的《史记·李将军列传》选文,思考选文的写法与 课文《周亚夫细柳》有何 共同之处? 共同之处:都用对比衬托的写法。课文以刘礼、徐厉二位将军衬托周亚夫,将君臣的反应进 行对比,突出文章主旨。而选文中当遇上匈奴敌兵时,李广麾下将士恐慌疑虑,与李广的镇定 自若、从容部署形成对比;匈奴数千骑上山排兵布阵,却不敢出击,最终撤退,突出李广的判 断准确。选文以部将和敌军的行为衬托出李广临危不惧、料敌如神的特点。 三、知识小结 一个场面、两处人物、三个军营、四个对比 真将军 四、知识拓展 “细柳”“细柳营”“细柳兵”等成了后人用来比喻军纪严明的典故。 “棘门霸上”则成了比喻军纪松弛的典故。 板书设计 周亚夫军细柳 点明背景:匈奴入侵,边关吃紧 霸上、棘门营——长驱直入 治军严明 上自劳军 细柳营 先驱不得入、天子不得入、天子按辔徐行 对比 刚正不阿 亚夫持兵揖曰 恪尽职守 文帝之赞——周亚夫乃“真将军” 教学反思: -------------- 26《诗词五首》教案 学习目标: 1.感结合诗人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知人论世),理解诗歌中寄寓的情感(重点)。 2.从题材选择、意象选择、遣词造句、表现手法等角度入手,学习品析诗歌传情言志的艺术手法(难点)。 3.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意境,积累优美的诗句。 教学方法:1.朗读法:2、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饮酒》《春望》 一、文体知识 将下面的诗词与相对应的内容连起来。 二、自由朗读,掌握节奏,读准字音。 三、韵律之美 1.朗读《饮酒》和《赤壁》,圈出其韵脚。 ⑴陶渊明《饮酒》一诗,押“an”韵,韵脚有 、 、 、 等字。 ⑵杜牧《赤壁》一诗,押“iao”韵,韵脚有 、 等字。 2.反复朗读《渔家傲》,体会其韵律之美。 四、学习《饮酒》 1.走进作者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诗人。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著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 2.写作背景 陶渊明现存的作品,大都写于归隐后。在这些作品中,他写农耕劳动,写与农民的交往,写农村恬静优美的自然景色,着力表现了自己田园生活的怡然自得之乐。情意真切,格调清新,简洁含蓄,富有韵味,称为“田园诗”。 3.整体感知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闹。问我怎么能做到这样,心灵远离尘俗,所处之地自然幽静偏远。在东篱下采摘菊花,闲适淡泊,无意中见到南山美景。山中的云气与傍晚的景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这里有人生的真正意趣,想要分辨清楚,却已忘了怎样表达。 4.深入探究 提问1.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明确:“车马喧”是指官场上官员之间的交往。通过对比,意指诗人疏远了奔波于世俗的车马客,看淡了功名利禄,为下文“心远”做铺垫。 提问2.第三、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从中我们可窥见陶渊明怎样的心情? 明确:运用设问表达了舒畅愉快的心情。他刚从官场中退隐,一种脱离污浊的由衷之喜溢于言表,他为自己的正确选择而欣慰。 提问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菊”有何象征意义?“悠然”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明确:“菊花”象征诗人不与世俗相争的高洁的品质。“悠然”表达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 提问4.“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什么描写?有何深刻含义? 明确:景物描写。虽是写景,实是悟理——飞鸟尚知还,人应更知还,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类比人应“返璞归真”。 提问5.“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你认为所谓的“真意”是指什么?为何会“忘言”? 明确:“真意”指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愿望。这种“真意”可意会不可言传,与“此时无声胜有声”相似。 板书设计 心远地偏——远离尘世、超凡脱俗 饮酒 采菊见山——热爱自然、心境恬淡 山气飞鸟——自然之景、归隐之意 真意忘言——人生真谛、返璞归真 五、学习《春望》 1.走进作者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圣”。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他的诗多沉郁顿挫,反映了当时的现实,故被后人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 2.写作背景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将即位的消息后,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这时的首都长安已被抢掠一空,满目荒凉,而家人久别,生死未卜。第二年,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五言律诗。 3.整体感知 国都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荒城里草木丛生。感伤时局,见花开常常洒泪;怅恨别离,闻鸟鸣每每惊心。延绵的战火已延续多月,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簪子。 4.深入探究 提问1.战争除了给春天带来影响,给国家带来影响,还给诗人的家庭带来什么? 明确:家书抵万金——运用夸张的修辞,言家书珍贵、难得,表达了战乱中人们思念离散的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 提问2.面对荒凉的景象和遭遇,诗中有哪些词点明了作者的感受? 明确:感时、恨别——忧伤国事、思念家人。 提问3.花与鸟是春天中美好的景物,然而诗人见花而“溅泪”,听鸟鸣而“惊心”,我们该如何理解? 明确:借景生情、移情于物、以乐景写悲情,以花鸟拟人,借花流泪、鸟惊心来表达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伤痛之情。 提问4.说说你对尾联的理解。 明确:尾联描绘了一个头发花白,稀疏到“不胜簪”地步的诗人形象,可以想见其内心的凄怆、悲凉,其苍老之态是忧国、思家所致。 提问5.后三联写诗人的感受,突出了诗人怎样的渴望? 明确:反对战争、渴望和平。渴望战争早点结束,期盼亲人团聚,国泰民安。 板书设计 首联:国破家亡。景象荒凉 春望 颔联:感时恨别,内心伤痛 颈联:战火频频,思念家人 尾联:挠头叹息,忧国悲己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雁门太守行》《赤壁》 学习目标: 1.感结合诗人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知人论世),理解诗歌中寄寓的情感(重点)。 2.从题材选择、意象选择、遣词造句、表现手法等角度入手,学习品析诗歌传情言志的艺术手法(难点)。 3.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意境,积累优美的诗句。 教学方法:1.朗读法:2、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学习《雁门太守行》 1.走进作者 李贺,字长吉,唐代诗人。他的诗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以奇特的想象,浓艳的色彩,奇峭的语言,创造出一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在中唐诗坛独树一帜,被人称为 “诗鬼”。 2.文体知识 “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曲名,后人多用题面意思,写边塞征战之事。唐人的这类拟古诗,是相对唐代“近体诗”而言的。它有较宽押韵,不受太多格律束缚,可以说是古人的一种“半自由诗”。“行”,古乐府的一种体裁。 3.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当年唐宪宗以张煦为节度使,领兵前往征讨雁门郡之乱,李贺即兴赋诗鼓舞士气,作成了这首《雁门太守行》。 4.整体感知 敌军似乌云压境,城墙仿佛将要坍塌。铠甲迎着云缝中射下来的太阳光,如金色鳞片般闪闪发光。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彻天空;边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红旗半卷,援军悄悄赶赴易水;凝重的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只为报答君王的恩遇,手执宝剑,甘愿为他血战到死。 5.深入探究 提问1.从修辞和遣词造句的角度,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明确:前句运用比喻和夸张,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压”字淋漓尽 致地揭示出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后句用外貌描写、对比和环境烘托,“甲光”一词与“黑云”形成对比,写守城将士严阵以待,雄姿英发。 提问2.颔联中诗人是通过什么描写?哪两个角度来营造苍凉悲壮的气氛的?试作简要分析。 明确:景物描写,从听觉和视觉描写的角度,渲染战争的激烈和残酷。 提问3.“临易水”点明了什么?你联想到什么? 明确: “临易水”让人联想到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的典故。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壮怀豪情。 提问4.尾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明确:典故:尾联用战国时期燕昭王置千金于黄金台上以招贤才的典故。 作用:点明主旨,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 板书设计 首联:兵临城下,严阵以待 雁门太守行 颔联:战斗场面,悲壮惨烈 颈联:视死如归,壮怀豪情 尾联:誓死杀敌,立志报国 二、学习《雁门太守行》 1.走进作者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著有《樊川文集》,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 2.写作背景 此诗是诗人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有感而作。 3.整体感知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在水底,上面的铁漆还没有销蚀掉,我拿起来磨光洗净,认出来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4.深入探究 提问1.前两句诗在全诗当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借折戟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 提问2.诗人是如何评价“赤壁之战”的? 明确: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周瑜的胜利,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是曹操获胜。 提问3.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 明确: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反映出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心境。 提问4.前后各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 明确:前两句是叙事,后两句是议论。由叙事引发议论。 提问5.这首诗以小见大的手法是怎样表现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以小见大:抒发对国家兴亡的慨叹这大主题,却是通过“小物”“小事”来显示的。 ①诗的前两句由“折戟”,想到汉末分裂动乱的年代,想到赤壁之战的风云人物。 ②后两句以两个美女象征吴国的命运,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 借慨叹周瑜因有东风之便取得成功,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心情。 板书设计 折戟——兴感之由(叙事) 以小见大手法 赤壁 怀才不遇的心境 二乔——感慨咏叹(议论)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渔家傲》 学习目标: 1.感结合诗人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知人论世),理解诗歌中寄寓的情感(重点)。 2.从题材选择、意象选择、遣词造句、表现手法等角度入手,学习品析诗歌传情言志的艺术手法(难点)。 3.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意境,积累优美的诗句。 教学方法:1.朗读法:2、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学习《渔家傲》 1.走进作者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婉约派代表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2.写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李清照南渡后,宋高宗建炎四年春,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此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 3.整体感知 水天相连,晨雾蒙蒙笼云涛,银河流转,千帆如梭逐浪飘。梦魂仿佛又回到了天庭,听到天帝说话,恳切地问我要到哪里去。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现在已到黄昏还没有到达。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长空九万里,我要像大鹏鸟那样乘风高飞。风啊!请千万别停息,将这一叶轻舟,载着我直送往蓬莱三仙岛。 4.深入探究 提问1.“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中“接” “连”“转”“舞”这几个动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 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而“转”“舞”二字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达给读者。 提问2.这首词《花庵词选》题作“记梦”,词人着力描写梦境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词人借梦境把天上和人间作鲜明的对比,充分表现了她对现实的不满及人生际遇坎坷的感怀,表达了对自由、幸福的渴望和追求。 提问3.“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一句运用了哪种修辞?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明确:拟人。由写梦过渡到下阕词人抒情。 提问4.“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中“嗟” “谩”二字值得品味,请根据这两个字的意蕴,说说这两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嗟”字生动地写出了词人彷徨忧虑的神态,表明自己实现理想之艰难,奋力挣扎的苦闷,茫然不知所措的叹惋。“谩”字流露出心中的哀怨惆怅,对现实无能为力的苦闷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提问5.赏析“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明确:运用典故、比喻,把自己比成大鹏,乘万里风高飞,叫风不要停止,把她轻快小舟吹到仙山去,使她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表达了作者有大鹏高飞之志,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没有战乱、没有离散、没有悲伤的美好境界的向往和追求。但仙山是不存在的,她只能在自己创造的理想境界中求得暂时的安慰。 二、阅读诗评 阅读名家对诗词的评述也是帮助我们读懂古代诗词的重要方法。请从下面五句评述 中任选一句,结合诗词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1.你是怎样理解苏轼的这段评述的? 明确:“见”字写出一种无意得之、悠然忘我的心境,与全诗营造的闲适恬淡的氛围相吻合;而“望”相比于“见”,更有目的性,更像是有意为之,破坏了诗歌自然而然、浑然天成的意境。 2.你是怎样理解陆游的评述的? 明确:诗人将“黑”“金”“紫”“红”等颜色融入诗中,给人以沉重感。“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怪异,包含着当时战况严峻的象征意义。 三、描述画面 诗人是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的。一首好的诗或词,都具有作者自己独特的意境、风格。请你从五首诗词中任选一首,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其所呈现的画面。 明确:敌军来势汹汹,黑压压一片,犹如乌云翻腾,几乎要摧毁城墙;我军严阵以待,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肃杀的秋色中,响亮的号角声震天动地;寒夜里,边塞将士的鲜血凝成暗紫色。带着半卷的红旗,援军赶赴易水;天寒霜重,鼓声也像是被寒气所逼,郁闷低沉。 四、对比阅读 1.细读《赤壁》《渔家傲》,想一想:这两首诗分别表现了作者对自身才华、命运的哪些认识? 明确:《赤壁》借对三国史事的遐想,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 《渔家傲》借梦境中与天帝的对话,表达了对自己空有一身文学才华却屡遭丧乱,甚至连个人的安定幸福都无法保障的不满。 2.《春望》与《月夜》都是杜诗中的名作,也都作于杜甫困居长安期间。比较它们在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上各有什么异同。 思想感情: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牵挂,但《春望》更表达了对国家衰乱、人民流离失所的悲痛,以及对自己日渐衰老的感伤。《春望》的感情沉郁,《月夜》的感情深挚。 写作手法:都体现杜诗“写实”的风格,《春望》“事实”,《月夜》“情实”,都带着时代的烙印。1.《春望》想象之词较少,主要是融情于景,将对国家败亡的悲痛融入景物描写之中,甚至让花、鸟都沾染了悲伤的情绪;《月夜》全诗都用虚写,即借助想象,抒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也写出自己对妻子的思念。2.《春望》所写意象甚多,从“远景”的山河城郭,到“中景”的荒草残木,再到“近景”的春花飞鸟,一直到“自身”的稀疏白发,步步推进,“镜头”越来越小,直到尾联变成“特写镜头”,将宏大的家国之悲,渐渐渗透凝缩在诗人自己身上。《月夜》则主要写月光下的妻儿,“镜头”集中而具体,以便表现人物的神与态,一如丈夫(父亲)凝视的目光。全诗描写比较“静”的画面,既“美”且“悲”,透露出战乱对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造成的巨大伤害。 板书设计 词人梦中见闻:海天相接,瑰丽雄伟 渔家傲 词人理想抱负:渴望自由,追求光明 教学反思: 政哥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